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市政协委员 马贵生 日期:2013-9-30 来源: |
![]() |
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打造,已取得快速发展。目前,以加工合成立方氧化锆为主的初级产品年产量约占国内的80%,世界的7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宝石加工和集散地。截至2012年底,全市宝石企业有118家,个体经营户3100多户,宝石业从业人员约4~5万人。拥有功能齐全的高、中、低层次人才培养机构。初步打造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品牌。企业经营效益也有所提高。2012年,我市宝石行业税收共计1907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648万元,地税收入259万元,同比增加323万元,增长20.4%。 一、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人工宝石产业虽然形成较大规模,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但真正要将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人工宝石之都”,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 一是行业产值高税额低的矛盾比较明显。近年来,我市宝石行业年税收约2000万元,而宝石产业总产值高达25亿元,两者极不协调。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人工宝石企业相当部分业主由于利益驱动,多以个体户的身份和标准缴纳额度较小的定额税。二是散落在众多居民区中的宝石加工户,在行业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产品买卖多以现金交易方式进行,逃税避税现象较普遍。 二是产业链短缺、产品竞争力不强。梧州人工宝石产业至仍今以中游半成品加工为主,处于产业“夹心层”。同类低端产品多,具有专利优势的品牌精品少,加之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影响市场竞争力。 三是园区建设明显滞后。市政府在宝石加工园区建设方面虽已作出初步规划,但进展极为缓慢。园区建设涉及的诸如土地使用、配套设施、管理方式等问题未得到理顺,建设资金也没有落实。
四是噪声污染、监管缺失等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受理宝石加工噪音的投诉日益增多,仅2012年就达232件,超过过去两三年的总数。由于相当部分宝石加工场点在市区内零散分布、无证经营,既给相关部门在监管上带来困难,也给治安管理带来隐患。 二、几点意见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一方面,多渠道、多形式抓好宝石产业发展的舆论宣传,在社会上努力形成关心、支持宝石业发展的共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宝石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产业特色和品牌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打造名优品牌。再一方面,在筹办好一年一度宝石节的同时,每年有计划地召集宝石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大学教授、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学术论坛;举办多种形式的产品交易会或推介会;有计划地选派高等院校专业人员或政府相关部门技术骨干到宝石重点企业挂职、兼职,加强技术交流指导。 (二)加强产业定位和规划的谋划,努力破解制约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的瓶颈。首先,要突破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导、小作坊式加工销售为主体“按单定产”的被动发展模式,延伸人工宝石生产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第二,要统筹兼顾,致力于打造一批集加工、制造、设计、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走集团化、品牌化发展道路。第三,着力推进产业集中区建设,打造专业市场,规范行业、产品标准和交易市场,提供优化服务,实施园区式管理。 (三)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全面实施品牌争创战略。制定完善培育、扶持宝石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对下游宝石深加工重点企业,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提供、用电供应、融资政策、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品牌,对品牌意识强、产业前景好、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的宝石企业实施重点扶植。建立完善品牌建设激励保障机制,对获自治区级以上著名商标品牌称号企业的建设项目,优先列入全市重点推进项目建设计划,除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外,市四家班子领导牵头组织企业服务队实施跟踪服务。 (四)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对宝石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统筹指导,加快园区交通、环保、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提前谋划做好园区企业项目建设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对入园企业要做到功能定位、用地规模、产业特色、综合服务、税收政策五个统一,真正把宝石园区打造成梧州经济领域新的亮点。针对宝石零散加工点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尽快制定好宝石加工户搬迁计划,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安排的原则,有计划地引导宝石加工作坊向宝石加工集中区转移。 (五)规范人造宝石产业标准和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工宝石产品质量认定体系,统一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产品交易市场。为加大对我市人工宝石产业发展的研究、指导工作力度,建议整合人才资源,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工作班子,专门从事宝石产业发展研究,为政府推进人工宝石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内的宝石商会、饰品学会等民间机构在宝石商之间、宝石商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通过他们直接的沟通协调,规范行业间公平竞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