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梧州市开展轻轨建设规划的建议
|
作者: 梧州市知识分子联谊会 日期: 2017-1-23 来源: 梧州政协网 |
![]() |
随着梧州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框架在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出行有了多样化需求。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据有关统计表明:梧州公共汽车出行的分担率为10.5%,与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平均约20%左右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梧州市的公共交通依然以公交车为主,由于公共汽车等车时间长、车内拥挤、车内环境差、车速慢、步行距离过长等问题,导致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不多。梧州如何真正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和效率,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值得研究。市知联会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以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梧州市具备开展轻轨交通规划建设的条件 (一)财政收入。2015年梧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78.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23.7亿元,已经达到建设轻轨的上级要求。 (二)人口数量。藤县同城化是当前梧州市正在研究的议题,轻轨交通可直接服务于包括藤县在内的居民。因此,在规划远期,梧州市人口总数远大于200万人。达到建设轻轨要求的150万人口的标准。 (三)客流需求。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市公交客流走廊的高峰小时大部分断面客流量均超过1万人次,客流需求满足建设轻轨的客流支撑条件。 二、轻轨建设规划需要尽早布局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对可达性的提高,将推动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从而有效地支持城市多中心模式的发展。 (一)结合梧州实际合理制定近远期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实际上就是适应城市发展的趋势,有预见性地把握和占据交通走廊,使各主要功能区之间人流有序流动;使较远的功能区之间能通过轨道交通的高速达到以时间距离拉近空间距离;在轨道交通沿线借助这一快速走廊高可达性的优势迅速带动周边经济繁荣;从而使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更加高效有序。因此,梧州应参照国内城市成功发展经验,结合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专题规划工作,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方案与近期建设方案,重点是对轨道交通的全部站点进行交通与周边用地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为实现交通系统与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和深度结合夯实基础,通过超前规划、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拆迁成本,争取在2020年左右启动轻轨交通项目施工。 (二)规划线路及站点选择与梧州城市发展相衔接。据测算:未来梧州市中心城区东西向直线距离32公里,南北向直线距离23公里。轨道交通快速、准时的优势将给商务、房地产、旅游、商业等产业带来新的商机,甚至能让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发生根本性改变。一条轻轨线就是一条经济联通线,通过合理布局,使梧州“轻轨经济带”效益最大化。 1.联通新老城区。龙圩区于2013年划为梧州市中心城区,红岭新区也在不断延伸,通过轻轨交通线的联通,一方面将带动新片区兴建新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贸区,还将带动配套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停车场、供电、供水等,以及一些社会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产业链”。另一方面由于缩短了新老城区的距离,商业圈之间的人员流动也将增多,既为那些远离城市中心区的新城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机会,也为沿途许多老商圈的“再生”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高档次的商场和超市的进驻,促进老城区商圈的更新换代。 2.联通产业园区。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工业园区、旺甫高新区等,“十三五”期间,这些园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员工增多、人员往来密集,轻轨交通使来往中心城区更加方便快捷,改善出行环境。 3.联通市内主要交通站点。如梧州南站、火车站、西江机场、水上交通码头等,使梧州的立体交通无缝衔接。 4.联通旅游景点。国内的轻轨都会考虑把旅游景点选择作为站点,例如重庆通过轻轨接驳可以快速到达解放碑等景点。在梧州的河东城区,有骑楼城、龙母庙等旅游资源,藤县有石表山等,轻轨站点设置在那里,可以让游客快速直达,促进旅游消费。 5.联通轨道交通末端交通系统。轻轨的修建要在充分考虑顾客换乘工具或停车需要的基础上,与原有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交通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建设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要做到综合交通枢纽的物理空间、票价票制、运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一体化,降低交通出行者的车外时间,增加轻轨的换乘客流量,提高出行效率。 (三)规划要做好轻轨与其他城市交通系统的接驳。一是应考虑城东方向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城轨站点接驳,实现与广佛肇城轨客运的无缝衔接。二是应考虑轻轨交通同拟建的贺州至梧州、梧州至玉林城际铁路做好接驳。 轻轨交通可以让梧州新老城区之间、城区与三县一市之间、甚至与广东之间距离进一步拉近,在大幅缩短城市的时空距离的同时,还将改变城市的商业布局,促进消费投资的增长,促进沿线区域地产、物业的发展,以及引导旅游、减少能源消耗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从而支持和保证梧州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